陕金资资讯动态(2022年2月7日)
1、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2017年至2021年,5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工作,督促银行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严格贷款质量分类,做实资产质量,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当前,疫情多点散发,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存在,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质量,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制度。妥善处置重点机构、行业、领域金融风险,指导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有效应对不良资产反弹。
2、2021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1.9万亿元。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21年,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2021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1.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0%。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3.1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交易所市场发行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021年,国债发行6.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5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6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8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8815.3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1.8万亿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33.5万亿元,同比增长16.5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14.7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18.8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599.9亿元。
3、四部门共同建立监管协作机制,严厉查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日前,证监会、公安部、国资委和银保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简称《监管要求》),强化了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监管的要求,四部委共同建立监管协作机制,严厉查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管要求》共七章,二十九条。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以及对外担保行为提出总体要求,主要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行为,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同时,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审批,主要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担保审批行为,并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要求整改,主要明确清欠解保、以资抵债要求,此外,还强调了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处置。
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超煤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7%,增速在制造业中保持领先。其中,部分新兴制造业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的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9%、25.4%、46.8%和91.3%,反映出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态势。电力生产供应方面,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凸显。从累计装机看,截至2021年底,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煤电11.1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47%、46.7%。这是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
5、中电联:预计今年风电光伏新增约1.4亿千瓦。日前,中电联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2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2.3亿千瓦左右,将创历年新高;总装机达到26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4.1亿千瓦、并网风电3.8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0亿千瓦、核电555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500万千瓦左右。煤电装机容量11.4亿千瓦左右。《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0亿千瓦(煤电11.1亿千瓦)、水电3.9亿千瓦、核电5326万千瓦、风电3.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1亿千瓦。根据上述数据估算,今年新增装机约水电2000万千瓦、火电3000万千瓦、核电231万千瓦、风电5000万千瓦、太阳能9000万千瓦。其中,风电太阳能装机合计约1.4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6、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散乱污”状况明显改观,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7、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效益方面,“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创新方面,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额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在供应保障方面,重大疾病防治药品、疫苗、防护物资和诊疗设备供应充足,医药储备体系得到健全;基本药物、小品种药、易短缺药品供应稳定,一批临床急需的儿童药、罕见病药保障能力增强。
8、大宗商品强势大涨,油价飙升带动化工品全线涨嗨,机构继续看涨一季度。今年以来,文华商品指数上涨6.55%,铁矿石大涨超20%,螺纹钢上涨11.91%,玻璃大涨30%;铝、锌等有色金属上涨5%;农产品方面,棕榈油大涨16%,豆油上涨12%,大豆、豆粕涨超5%。截至最新,国际油价突破90美元大关,最高触及93.17美元,布伦特原油最高触及93.70美元。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油价累计上涨达17%,创下至少30年来1月份最大涨幅,主要投行和石油公司均预计油价可能很快会突破每桶100美元。原油的飙升,更是带动化工品全线大涨。
9、硅料供应紧张局面开始缓解。由于硅料产量供不应求,去年初硅料价格从最低70元一路攀升到最高每公斤270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后,产能有所增加,硅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开始缓解,目前价格回调至每公斤230元。国内几大硅料生产企业的产能从去年十月份以来陆续释放,预计2022年国内硅料产量将会达到去年的两倍左右,因此硅料价格继续下探将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对光伏产业整个供应链价格的波动将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10、美国宣布延长光伏产品全球保障措施。商务部就此回应称,过去10年来,美国对进口光伏产品采取多项贸易限制措施。此次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相关方强烈反对,执意延长201措施,不仅无助于美国内产业健康发展,还扭曲了光伏作为新能源产品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11、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2022年,工信部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再上台阶。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是关键。工信部将继续加强产业链系统梳理,特别是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调解决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问题,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的供给能力。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工信部正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明确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12、美联储“鹰”声阵阵 加息“靴子”有望3月落地。近日美联储声明称,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不变,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维持在0.15%不变,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同时,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300亿美元,资产购买将在3月初结束。美联储强调,很快就会适当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表示将在加息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在利率决议后的发布会上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有意在3月份进行首次加息,并不排除在每次会议上都加息的可能性。相对于此前预期,当前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明显更偏“鹰”派。FOMC声明发布后,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3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93.3%;到5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46.2%,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51.4%。
13、高性能锂电池制造商SES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目前,SES的投资人包括吉利控股集团、通用汽车、本田汽车、现代起亚集团、上汽集团、富士康等汽车制造商。2021年11月,SES宣布正在上海建设一座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1GWh锂电池超级工厂,并展示全球首个超过100Ah的锂电池。
14、收购德国世创失败后,环球晶圆宣布扩产计划。环球晶圆(GlobalWafers)收购德国晶圆制造商世创(Siltronic)的交易,因未能在1月31日截止期限前获得德国监管机构批准而告终。环球晶圆表示,将于2022年至2024年投入千亿元新台币的资本支出,其中包括扩建新厂。环球晶圆董事长徐秀兰指出,即使公开收购世创一案未果,他们在事前已规划双轨策略。
15、上海宝山石墨烯平台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成果转化典型案例。近日,《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成果转化典型案例。据悉,全国共有200个案例参评,石墨烯平台案例也是上海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案例。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是由上海市和宝山区市区联动打造的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宝山区和上海市共建的重点科创平台。平台启动于2016年6月,几年来,在建设中试基地与分析检测中心、集聚高层次人才、推进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坚持应用需求为导向,突破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上海石墨烯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协同联动,提升石墨烯产业影响力和区域辐射能力。